• <track id="iakgo"></track>

    <track id="iakgo"></track>

    <track id="iakgo"></track>

    <track id="iakgo"><div id="iakgo"><address id="iakgo"></address></div></track>
    首頁 > 視野 > 軼聞趣事
    軼聞趣事
    暫停案頭工作 學習欣賞散文
    2012-12-12 【 】【打印】【關閉

     

    據深圳新安日報10月18日,袁春燕記者報道。為提高干部主動學習能力,新安街道宣傳文化科于2012年10月組織舉辦了文化沙龍“在場主義——散文的力量”,二十多名機關干部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,學習如何欣賞散文,享受散文所帶來的愉悅。
    來自各個科室二十多名年輕干部參與討論。主持人李邵平介紹了何為“在場主義”。“在場主義”創立于2008年,是一種新興的散文寫作流派,“在場”的含義是去弊、敞亮、本真。在文學體裁中,小說、詩歌、散文是大家熟知和常見的,但在發展過程中,小說和詩歌的文學地位遠高于散文。李邵平認為散文在近現代文學中的影響不及小說和詩歌,究其原因是其內容松散、自覺性不夠,他理解“在場”的含義必須滿足兩個條件:一是事件的親歷者;二是以親歷者的身份去還原現場故事。
    在場主義”散文設立了散文獎,截至目前已經成功評選了三屆作品,作品評選過程遵循不集中討論、不溝通交流、不進行干預的“三不”原則,單部作品獎金高達30萬元。李邵平向在場的干部們推薦了榮獲第一屆“在場主義”散文獎的作品:林賢治的《曠代的憂傷》,以及獲得第三屆提名獎資中筠的《不盡之思》,并且贈送了相關的散文書籍。在節選文章的分享環節,李邵平稱贊獲獎的散文作品體現出了作家的率真,而目前國內許多散文作家欠缺的就是一種本真的寫作態度。接著,各科室的干部們也各抒己見,講述自己學習后的感悟。有人認為在任何時代,散文都應該有“在場”的特征,作家應是故事的親歷者、介入者,每個人的文字就是他自己的生活。也有人坦言很少接觸散文,不知道如何欣賞和體會作者寫散文時的情感。
    短短一個多小時的學習和交流結束后,大家意猶未盡,也獲益良多。記者了解到,自今年9月份開始,文化沙龍已陸續舉辦了四期,每期組織機關干部圍繞文化主題進行交流學習,增進學習興趣,提高干部主動學習能力。
    此文章轉載深圳新安日報10月18日A08版

     

    版權主所有:眉山岷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 www.expo118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2021860號-1
    http://www.expo118.com/


    亚洲精品中文,亚洲日本欧美,aV电影不卡的中文字幕每日更新在线,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费看

  • <track id="iakgo"></track>

    <track id="iakgo"></track>

    <track id="iakgo"></track>

    <track id="iakgo"><div id="iakgo"><address id="iakgo"></address></div></track>